瓜子小说

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
第243章 天命调遣(第1页)

一位侍奉天庭的修炼者,竟然非但未斩情丝,反而还能娶妻生子,实乃匪夷所思。尤其是李培恩,曾身为魏忠贤的义子,身为一个无法修炼且无后嗣的太监尚可理解。然而如今,距魏忠贤垮台仅仅两年光景,李培恩不但洗净冤屈,更得崇祯仙帝宠爱,这对于他来说无疑是灾祸的源头。

群臣必然难以容忍李培恩的存在,曹正淳此举并非出于对李培恩的全心考量,而是深知一旦百官不容李培恩,朝廷之内必起争斗,进而引宫闱动荡。

"陛下,如今朝政经陛下努力,好不容易才得以安定,陛下切勿因李大人一人之事,重掀风波啊!"

曹真人再次恳谏。

"况且,既然李大人的修行阻碍已除,日后有的是时机为其加官晋爵,又何必急于一时呢?"

其实这些道理,崇祯仙帝岂能不知?刚刚那一刹那的情绪波动,如今已被理智所压制,并在曹真人的劝解下打消了念头。

"罢了,此事暂且放下,日后再议。"

李培恩离宫后对此毫不知情,若得知真相,想必也会跪求崇祯仙帝放过他,以免遭逢祸端。回到府邸后,他深思当前局势,不敢耽误片刻,立即命令李福备马,准备启程返回常州,妥善安置部下。

如今身边的助力骤减,幸而并无庞氏之事需他操劳。李培恩轻叹了口气,暗自思量。

"今后的日子怕是要清静许多了。"

尽管如此,李福办事效率极高,不到一顿饭的功夫便备齐车马物资,并为李培恩配备了数位护法弟子。

"路途遥远,大人独自出行,属下实在放心不下。"

李培恩欣然接受。

"好吧,府邸就交给你了,本官走矣。"

两人客气一番后,李培恩翻身上马,踏上了前往常州的旅途。

每次行走在相同的官道上,李培恩都会有不同的感悟。有时心急火燎,满腹忐忑;有时又能闲适观赏沿途风光。此次出行,李培恩时而闭目沉思,时而又流连于沿途美景。

"不以武力征伐,妄图直接收服皇太极,简直如同白日做梦一般。"

不论梦境真假,崇祯仙帝既然提出了这样的要求,李培恩唯有设法应对。更何况,

"即便崇祯仙帝没有提出要求,我亦需主动寻求解决之道。"

战争兴起,唯有消耗民生与灵石之苦。与其耗费资源争斗不止,何不和睦共存,安享修行之道哉?否则——咦?

李培元忽然灵光一闪,想起一事。欲令与皇太极之间的冲突,在未交锋之际便宣告终结,就像当年他在江南化解郑家修士之争的情形一般。

xiaodu之术!他已经悄然在关外布下了诸多暗棋。从时断时续的情报反馈看来,那些隐秘势力隐藏得相当深邃。倘若施展xiaodu之策,或许亦能赢得此役。

然而,“不可行,不可行。”李培元思及此处,连连摇头。运用xiaodu之术需择机而动,两军对峙之际尚可使之震慑敌胆,暂避锋芒。但若平日施之,又有何效?威胁敌方,不给解毒之法?这般做法岂非徒劳?

如今已许下归顺之诺,转眼间却又翻脸不认,此举无疑如竹篮打水,空留遗憾。即便如此行事,终究难以扭转乾坤。

“那么,莫非可试一试迷魂之计?”史书有载,皇太极对海兰珠之情深似海,甚至不惜舍生忘死。李培元自嘲道:“设法令海兰珠施‘枕边风’,让皇太极放弃进犯中原之意?”

他觉得自己此刻的想法委实过于离奇。皇太极并非戏剧中的痴情种子,舍meiren取江山之事,恐怕只能由其子嗣所为。

“不如另寻途径,探察孝庄太后——即现今的大玉儿,或是多尔衮?先行挑拨离间,引内乱,再图解决战事。”

不得不承认,这也是一条可行之路。“罢了,暂且权作思索,是否付诸实践还需等待时机。”毕竟,时间充裕,皇太极短期内尚无法起攻势。眼下察哈尔部与其仍有矛盾,草原之上,各部族林立,并非皇太极一家独大。

“我可用修炼资源作为诱饵,利用其他部落牵制皇太极。”只要利益足够诱人,定然有人不愿与皇太极结盟。

李培元认为此策略值得一试,即便不能彻底解决皇太极问题,但只要拖延时日,便可从容应对。

“历史上大明之所以败亡,除皇太极英勇善战外,主要原因在于朝廷内部腐朽。”不过,现如今的大明已非往昔,崇祯帝励精图治,朝中官员也算尽职。

“历史不会再重演。”李培元一路筹谋,最终返回常州。抵达后,他立即召集所有下属相聚一堂:“此次京城之行,吾王旨意严谨,之前本官所述之事,现要求各位前往各地赴任为官。”包括仍留守北方的刘海龙等人……

热门小说推荐

...

...

...

...

...

...